发布于: 2024-2-4最后更新: 2024-6-20字数 00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〇、 导言

在网络刚兴起时,蛮荒生长的网络社区处于无政府状态的自由,好在网友们很难实现“顺着网线来砍你”,也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暴力对于自由社区的破坏。但随着“网络不是无法之地”和铺垫盖地的营销媒体的入侵,导致带有一定程度乌托邦意味的社区的崩坏,这是无法规避的结局,我们仅仅能做的只有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里维持着脆弱的平等与自由。

一、 什么是BT精神

BT精神,即分享的精神,互助的精神。《互助论》书中曾提到过,比起同族之间的竞争,互助才是人类发展进化的最重要的要素。试想一下在吸血雷、百度网盘兴起之前,网络上的资源是否比现在更加难下?死种是否比现在更多?在所谓的网络管制、网络巨头垄断之前,信息的搜索是否比现在更难?自由的交流是否比现在更少?无数红色先哲曾告诉我们,当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之后,共产主义才会实现。网络的特殊性使网络资源本身就是可以无限复制的,已经达到了极大丰富的程度,那么网络共产是否实现了呢?是什么阻止了虚拟世界乌托邦的诞生?又是什么导致了网络社区的崩坏?
类型
例子
人际关系松散程度
社交消耗精力程度
反馈的速度
点对点
电话、短信、微信、QQ
最紧密
最大
最快
点对线
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QQ群
中等
中等
中等
点对面
论坛、贴吧
最松散
最小
最慢
还有一些平台具有多重属性,比如知乎、微博既有已关注用户动态的点对线性质,也有热搜、推荐这些偏向点对面的板块。QQ群的@功能也有一定点对点的性质。

三、 权威与资本侵蚀下的网络社区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这句话概括了权威对网络社区的侵犯,悬在每个网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滋生了抽象、地狱笑话等等网络meme,更是构建了信息时代的文字狱。模糊的政策也导致了“法不可知,则深不可测”,每次变动都会引起网络社区的巨大海啸,远了说有“绿坝娘”和谐你全家,近了说有将要实行的IP强制显示。几乎每次变动都是在缩小网络隐私,个人信息越来越透明,网络社会便越趋近于现实,则越来越“可不敢乱说”,谨言慎行也成为每个网民的“良好”准则。
宣发成本一直是资本家兜售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最大比例成本,而网络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社交场地,不可能不被资本盯上。国内小区绝大多数都是公共IP给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建站门槛,不得不依托于归属于私人或团体的公共社区,这让国内从一开始就有了网络话语权被剥夺篡改的土壤,国内计算机教育的落后也导致网友们对所谓的站长怀有不必要的敬畏之心。
在网络巨头们完成圈地之前,个人博客的风靡成风时涌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网站,搜索资源的便利性也不是现在能比的。而在圈地时巨头们洒下的一些面包屑也足以让分享之风保留,典型的要数百度贴吧,在它吃相还不那么难看时,许多吧里的资源丰富程度是现在难以想象的,甚至现在找一些资源都能从这些遗产里扒出一些种子。
首先遭到资本宰割的就是BT了,迅雷杀鸡取卵的做法导致BT在国内基本都臭了,死种比比皆是,不购买会员服务基本别想高速下载了,这也倒逼出了PT这种门槛较高的私密下载。接下来慢慢被砍死的就是汉化组了,永不变质的B站在嗅到二次元的金钱味之后,对动画、漫画版权的大肆收购,一边宣扬“支持正版”的口号慢慢打死触碰其版权利益的汉化组和盗版网站,一边干着删减和谐的下作事,其对二次元们作出的承诺就像放过的屁一样随风消逝。
除去巨头们,作为个人或者小团体的普通网民,也被现实腐蚀了,巨头们的生钱之道好似他们的导向标,BT精神不要了,无偿汉化也没有了,现实中的“朋友,买碟吗”直接搬到了网络上面来,收钱当水军也随处都是,就连号称里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也不能避免,都说GHS的都没有坏人,但做着有偿机翻漏翻的汉化组还是出现了,不免让人想到当年“天下漫友是一家”的口号。

四、 距离感对于网络交流的重要性

网络要和现实分得开,网络抹平网友们绝大方面的鸿沟,这是网络交流的一个巨大的优点。在现实中你可以是工地搬砖的小伙子,但你却可以和金钱社会下的高阶级人士平等的聊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互相不清楚底细。年龄、职业、学历、收入乃至性别都会让人带上标签,现实中年长者总不愿意与年龄小的人不带说教的交流,体面职业的人也不愿意与下贱的人多说一句话,学历高的人自带高知光环,学历低的人天然自卑,收入更是当代社会衡量地位的唯一指标,就连不同性别的人之间也不可能像同性之间不带隔阂的聊一些三俗话题。
而网络会让你假定对面和你是同一类型的人,在渡过刚进入一个新社交圈子时的生疏时期后,对网友们仅有爱好方面的了解其他一概不知的时候才是最理想的关系,能在畅所欲言中享受爱好交流的快感并不用感受到任何的钳制,秉承着一颗“聊不来就跑”的心无维系关系的付出,也无强制反馈的精神损耗。
“社交逼”们总想着套对面的真实信息,如果是适龄女网友则化身最疯狂的舔狗把对方捧成“宅圈公主”之类的高等物品,如果对方是个社会地位高的成功人士,则成了他的忠诚信徒,为了永远不会惠及自己的利益发挥出十二分的力气。这些行为若只是点对点交流套出来的话,那仅仅是私底下的事情,如果是在点对面交流中知晓且不是你熟识的人的话,那仅仅是一个远方的陌生的网友而已,倒也产生不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就怕是点对线(比如QQ群)中拉扯出来,只想讨论爱好的网友们则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分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当事人之间异常的交流会导致社区氛围产生微妙的变化,设想一下你和你的朋友们玩的好好的,你朋友的父母过来了,当下的愉快轻松的气息还会存在吗?另一个方面则是底细知晓后导致的心态失衡,暴露现实信息网友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你透过各种滤镜打上一些标签,会无意识的假定对方每一句台词的恶意目的,如凡尔赛、鄙视、划瘦等。你将永远无法回归曾经在未知状态下和对方进行中立的交流。
那么,如果互透现实信息之后发现双方处于同一阶层同一水平呢?那也不见得是个好事,先抛开现实中水平阶层相近的朋友和这样的网友定位重合不谈,过度亲密会把自己和对方进行交际绑定,别人提到你就会想到他,并且会丧失自己的网络隐私,除非你重新进入一个不相干的网络社区。频繁的私聊也会增加交际损耗,强制性的反馈会让本应该轻松的网络交际变得和现实一样要虚与委蛇,充满酒桌味和市井气。

五、 圣像崇拜导致夸夸言论的蔓延

“不论我对诸如此类的个人的诚实和真诚如何尊敬,我对任何人没有绝对的信任。这种信任会将我的理性,我的自由,甚至我的计划的成功致于死命:它会立刻把我变做一个愚昧的奴隶,别人的意志和利益的工具。”打破权威、去除圣像这种话不知道说了几百年了,但弱智的网友们还会沉浸在狂热的追星行动之中。
电视明星的网络化造就了第一批的网络追星,提起就捏鼻子的饭圈是追星魔怔到极致的群体,他们对着每个批量生产的偶像们说着“永远爱你”,但其迭代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动画声优的肉体厨们也是声豚中最恶臭的存在,无关声线演技好坏,只要够好看总能发情,甚至发展到了对漫画家的肉体崇拜,令人不可思议。
主播、管人简直是新时代消费社会的究极珍宝,傻逼们疯狂打钱之余,透露出的疯狂堪比希特勒治下的纳粹军团。这些人甚至都没上过几天学,仅仅是凭借着高P或一层二次元皮就能收敛人心,信徒们抠出祂们口中说出来的几句顺嘴的话到处宣扬。这些信徒仅仅是幻想着和这些美丽的外壳做爱,一旦知道面纱下面是个肥婆甚至是肥腻中年则高呼着被骗了,骗的就是你们这群傻逼,不是你不知道下面是什么,你只是不想知道而已。
微博大V、知乎大V、动漫高手这类乍一看比较理性的圣像又如何呢?沉迷复读偶像言论的有一个算一个是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的。放弃思考确实很舒服,把高手言论从一个群搬到另一个群也确实能收割不明真相观众的称赞,但这仅仅是吃别人嚼剩下的渣子而已,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落到自己嘴里的是不是狗屎。互相反刍说了一万遍的观点,你所在的圈子只会沦为失去思考失去批判怀疑的夸夸群,而你则会成为马尔库塞笔下趋于圆润的单向度的人。
如果是常玩QQ群的人,你的群中是否有老婆老公、猫猫、兄弟姐妹、富婆帅给这类的Q群吉祥物存在?这些本来是由于调侃而出现的群宠只是来开开玩笑活跃气氛而已,但玩过头就会变成南太平洋上膜拜木棍泥飞机的John教教徒。他们或贴贴或摸摸或崇拜或迫害,圣像一出现只会阿巴阿巴说不出一句正常话,不合时宜不分场所表达自己扭曲的爱,就像疯狂晒娃的宝妈一样令人不适,但观众还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去批判,只得站立起来默听“听我说谢谢你”。

六、 巨魔行为对于良好氛围的破坏

总有人会以破坏为乐,脏话直球谩骂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但这种太过于low的行为破坏性反而很小,只能自取其辱处于被出瓜群众围观看乐子的状态。现在的巨魔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抛出一个争议或弱智的问题或观点来搅屎,二是装萌新装不懂来钓鱼,三是用隐喻、暗指来阴阳怪气。当然有可能一个问题包含多种巨魔元素。
“如何看待XXX?”算是知乎标准提问格式了,但搅屎棍子提问只是用问句来输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更单纯的只是想看网友们吵起来,其目的根本不是想知道答案。有时候钩直饵咸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来是在搅屎,但总会有人咬钩,即使用最恶毒的语言也很难伤害这些巨魔分毫,他们在搅屎之前早有心理准备,脸皮厚过常人,一击脱离更是他们常用的手段。除了管理下场之外,也仅有无视才能对抗了。
装不懂是最能让淳朴网友上钩的了,通常这类人进入一个圈子已经很久了,注册一个新账号或者使用匿名的公共账号发一些萌新言论,看着热心网友为他忙来忙去解答他早已知晓答案的问题,沉浸在自己扮猪吃虎的快感里。对于这种行为必须要重拳出击,用最脏的话去骂也不为过,粪蛆一样的人根本不配受到网友善意的对待。
阴阳怪气本来是对抗文字狱的一种手段,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封禁,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些。我看这类人大概是沉浸在高级话术里不能自拔,已经不能正常论述观点了,用驳杂小众的隐喻方法彰显自己知识量充足,炫学炫错东西了。这种时候就千万不能正经的去辩论,偷换概念语言陷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是为了胜利而辩论而不是为了真理而辩论,当你被拉低到他们的层次套路里你就根本无法赢过他们。
无论巨魔的方式有多复杂多精妙,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关注,所以我们最有效的对抗方法就是无视。但要求所有人都无视还是太困难了,毕竟总有人会上钩,很遗憾,次级方法那就只有管理下场来封禁删帖了。但一个良好的网络社区一定是没有管理层的,靠封禁来维持良好的讨论氛围总会出差错的,掌权阶级的存在也总会给其他人带来心理负担的。

七、 热情消退引起的网友快速迭代

爱是会消失的,热情也是会消退的,或是因为现实的压力,或是因为兴趣的转移。上网上久了会发现每年网友都会换一批,大概率发生在高考后、大学毕业、谈了恋爱、结了婚。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也是改变当前生活方式的节点。对此我们毫无办法,现实的侵蚀是我们无法阻挡的。
如何对抗熟悉网友逐渐消失带来的孤独感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也输给现实,陷入学业工作买房结婚养娃的泥沼中,成为无趣的社会人。再不然就是最孤独最强,从一开始就不踏入什么网络社交圈子。再或者就是严守社交距离,把网友当作背景板实现每次聊天都是新NPC,这样就算随机网友消失了也不会失落。
消极的方法说完了,下面该讲讲比较积极的对抗方法。既然每年都会有大量网友消失,那我每年都接触大量新网友不就好了?说得简单其实做起来难,圈子是越来越固定的,你很难能寻找到一个新的合你胃口的圈子,有时候你尝试找不相干的群,你却会发现怎么还是一群人,已经陷入信息茧房了,或许对自己来说互联网真的只有五十几个人在聊天。

八、 结语

网络社区的崩坏不可避免,这是现实浸透的结果。虚拟世界乌托邦不会诞生,这是现实浸透的结果。网络共产不会实现,这是现实浸透的结果。
现实是虚拟的基石,虚拟是现实的投影。现实不改变的话,网络一定会变得跟现实一样烂,这不是暴论,这就是现实。

Loading...
《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元好问

🪷《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元好问


图片打印小技巧

🗒️图片打印小技巧

(转载)图片打印小技巧


公告
🎉NotionNext 已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
👏欢迎更新体验👏